16種常見的投資心理偏誤
1.代表性效應:以為我們觀察到的現象會持續下去
2.錯誤共識效應:高估與我門所見略同者的數量
3.後悔理論:做事的方向是為了避免後悔
4.框架:決策受我們看事情的視野影響
5.同化誤差:我們會把接受到的資訊,認為是支持我們想法的佐證
6.選擇性曝露:我們會選擇性的注意跟自己想法相同的資訊
7.心理分隔:針對接受到的資訊做片段的解讀
8.選擇性認知:曲解資訊,來符合我們自己的假設
9.過度自信行為:高估自己做決策的能力
10.後見之明偏誤:高估原先預測到過去一連串事件之後果的可能性
11.確認偏誤:我們下的結論會偏向我們想要相信的事
12.適性態度:我們的意見會受到跟我們親近的人的想法影響
13.社會比較:對我們無法理解的事,我們會參考其他人的意見作為資訊來源。(比如核四、比如8000點要不要買股票)
14.認知不協調:我們會以自己原來的認知,來迴避跟這個認知不同的資訊
15.自我防衛功能:透過合理化、迴避等方式,避免自己的焦慮
16.處置效果:虧損的時候抱很久、賺錢的時候很快賣掉